第七章 数据库设计
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
- 需求分析
- 概念结构设计
- E-R图
- 逻辑结构设计
- 物理结构设计
- 数据库实施
-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
需求分析的任务
调查的重点是”数据“和”处理“,通过调查,收集与分析,获得用户对数据库的要求
- 信息要求
- 处理要求
- 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
需求分析的方法
- 调查组织机构情况
- 调查各部门的业务情况
- 在熟悉业务活动的基础上,明确要求
- 确定新系统的边界
数据字典
它是关于数据库中数据的描述,即元数据,而不是数据本身
- 数据项
- 数据结构
- 数据流
- 数据存储
- 处理过程
概念结构设计
概念结构的特点:
- 能真实,充分地反应现实世界
- 易于理解
- 易于更改
- 已于向关系,网状,层次等各种数据模型转换
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
- 实体和属性的划分原则
- 作为属性,不能再具有需要描述的性质
- 属性不能和其他实体具有联系
- E-R图的集成
- 合并E-R图,生成初步的E-R图
- 消除不必要冗余,设计基本E-R图
- E-R图合并的三个冲突
- 属性冲突
- 命名冲突
- 结构冲突
逻辑结构设计中E-R图向关系模型转换的方法
- 1对1联系可以转换成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,也可以和任意一段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
- 1:n联系可以转换成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,也可以和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
- m:n联系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
- 3个或3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可以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
- 具有相同码的关系模式可以合并
物理结构设计时的索引
- B+树索引
- 在查询条件中经常出现
- 经常作为最大最小值的参数
- 经常在连接或连接条件中出现
- hash索引
- 一个关系的大小可预知
- 关系的大小动态改变
- 聚簇索引
- 经常在一起进行连接操作的关系
- 经常作为相等的比较条件
- 一个或一组属性的重复率很高